读书记录
2017-11
史事探幽(上)
主编: 杨天石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百年潮>杂志文章汇编。其中比较精彩的是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和中共秘密接触的一组,以及1949年国共尝试和谈的一组。国民党桂系和蒋介石各怀心思,桂系希望划江而治。 序言中提到郑惠为这个杂志的创立作出的贡献,郑惠应该是BE的外公。
2018-04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 [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一本名气可能大于实际的书。确实主题够宏大够吸引人,但是想在一本书里面讲述这么长的历史太难了。就像在500页里面讲5000年的中国历史一样,注定每个部分都只能简之再简。
当然对于第一次接触犹太文化或者耶路撒冷历史的人来说是不错的介绍类书籍,确实当我再次在新闻里看到中东一带的最新的冲突时,会想起这3000多年里不停重复的历史。 阿拉伯和犹太人的冲突虽然绝不是最近100年才出现的,但是犹太国家的建立无疑还是一针催化剂。
2018-05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作者:[英] 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通过12幅地图讲述的不仅是制图史,也是驱动制图技术发展的宗教,政治,商业,军事的历史。
制图的历史不仅伴随着制图者已知地理范围的扩展,也伴随着投影法的发展。由于三维球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从数学上就没有完美的方法,每个制图师就会在选择时有意无意地选择对自己的目的最有利的一种。 我们对地图某些认为理所当然的形式(例如以北为上,例如经线汇聚于极点),在历史上曾不是主流。对地图最新的应用或者突破,则来自政治领域的地缘政治概念,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数字化地图。 如果说中世纪之前地图更多是为宗教服务,在大航海时代地图就成了一个国家最珍贵的机密,就像当代的最先进战机一样。而大航海也给地图带来了最大的颠覆和发展,可以说我们现在仍然处在大航海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大交流的历史中。
立体的历史
作者: [美] 邢义田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一本意外遇见的有意思的小书,也让我有兴趣去读更多这位作者的其他书籍。
全书是4个讲座的整理稿,主题都是和古代的中外交流相关。分别是:胡人养马形象和中原猴-马文化;左衽右衽和胡人形象;亚历山大的虎皮帽形象和中国古代的虎/兽帽; 古希腊陶片流放引出的古代识字率研究对类似中国古代研究的启示,和罗马帝国禁卫军对中国古代监军制度研究的启示。
共同点是都从一个小问题出发,通过具体的形象(绘画,壁画,雕塑等)来剖析某个形象在历史中传播的过程和路径,在不同文化中的变异。
以第一个话题为例,从孙悟空的弼马温职位说起,古人很早就有在马厩养猴的传说或者迷信,相信猴子能使马匹少生病。这个起源在哪里?作者举了很多中亚上古时代类似的艺术形象,再联系到中国古代的马其实多从中亚或匈奴输入, “猴子保佑马不生病”的迷信,也很有可能从胡人处传来。一开始可能从胡人那里引入了这一迷信,但是后世的艺术创作时,其实早已无法接触到胡人的这种习俗,只是机械地沿袭了历史上的这一创作传统。 这种从一开始的写实到后来的无写实意义的创作惯例的演变,并不是孤例,例如汉族艺术形象中一直流传下来的胡人牵马形象,就是从一开始的写实变成了一种固化的创作惯例。 当然后来猴和马的组合,又引申出马上封侯等形象和含义。
2018-07
七缀集
作者: 钱钟书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据说是钱钟书写的最浅显的文学比较著作了,但是对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积累的人来说还是太深奥了……但是作者信手沾来的素材确实让人叹为观止。老一辈的学者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反而占有更多的资料,不知道技术是帮了我们还是害了我们。
如果说读了围城就觉得读过钱钟书,看了这本“小书”就知道围城这本小说只是作者插科打混,随手所得。钱先生的学问要放在他之前的历史中去评判,后辈学者中能有资格评判的实在是屈指可数。
征服者
作者: [英] 罗杰·克劳利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书: 甲骨文丛书
又一本克劳利的著作,又一本陆大鹏的译作,又一本甲骨文丛书,又一次没有失望。
葡萄牙从欧洲一角一跃而成世界第一个全球帝国,本身就是难以想象的奇迹。这中间贯穿了帝王的野心,航海家的无畏,殖民者的无情,基督教徒的执念。第一波全球化背后的这些动力和今天的国家或公司的全球扩张多么相似!对财富的梦想,对荣耀的追求和对一个非洲中央的基督教王国的幻想,让第一批葡萄牙探险家沿河流深入非洲腹地,或者沿海岸线一直南下直到绕过非洲最南端。(和我们想象的不同,他们并不是沿海岸线一直南下,而是利用季风先往南美方向航行再顺风绕回非洲南部,这也让他们顺便发现了巴西。)如果说早期的探险更多的是依靠航海家的冒险精神,葡萄牙人在印度的统治则是大航海时代最早的殖民尝试。以极小的人数,在和母国来回需要近一年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甚至扩大殖民地,体现了当时欧洲和亚洲之间生产力和战斗力的巨大差距。
葡萄牙的征服的深远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不仅在今天已经成为南美和非洲某些国家的官方语言的葡萄牙语,更在于它开启了几百年的全球化的不可逆趋势。当东方的香料,茶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运往西方,当欧洲小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可以凭借航海实力瓜分地球,西方人意识到“到东方去殖民”(也包括非洲和美洲)是最便捷的强国之路。这种经济/军事的不平衡导致了随后几百年财富,人口和知识的流动,就像水流从高处流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
2018-11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The generalissimo :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作者: [美] 陶涵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很知名的一本蒋介石传记,作者曾是美国驻台湾和北京的外交官,后来成为中国问题专家。除了这本书之外,还曾写有广受好评的《蒋经国传》。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本书对蒋介石的定位,我会说“一个值得同情的失败者”。“失败者”是对于蒋介石在国共之争中最后落败的概括,“值得同情”则在我看来有几重意思:
- 在国共之争之前,蒋作为名义上的抗战领袖,无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赢得了巨大声望。可惜这些都在短短4年内烟消云散。这样的大起大落岂不让人同情?
- 至少在本书看来,蒋的落败除了自身因素外,也有英美等西方国家以及国民党内部派别的很大贡献(本书对美国在国共内战的政策选择颇多批评)。这样的失败岂不让人同情?
- 蒋在退居台湾之后,仍认定将台湾建设成模范中国的目标,可以说这是相当有远见的,甚至在今日可以说部分达成,但是蒋本人绝无在身前看到这些结果的可能。其不让人同情?
就像任何蒋介石的传记一样,对史料的选择和解读难免受到作者主观观点的左右,但我觉得这本书还算保持了基本客观的态度。最大的批评就是作者过多强调了蒋对个人道德标准的坚持,而忽略了作为一国之领袖,独善其身是远远不够的。对我来说最惊人的细节则是,很多时候蒋和毛竟有一种英雄相惜和莫名的默契,例如两人对一个中国的坚持,在炮击金门时的互相配合。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