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November 2016

天国之秋
作者: 裴士锋 (Stephen R.Platt)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作名: 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
译者: 黄中宪 / 谭伯牛(校)
丛书: 甲骨文丛书

这本书是我看得第一本西方人写的太平天国专著,提供了不同与社会主义史学家对太平天国的崇高赞扬和太平天国贬低者的第三种视角。作者引用了大量西方人的记录和原始资料,和同时期的中文资料一起给我们勾勒了一个角度不同的太平天国。当然,这本书极力想说明英美两国从外交家到雇佣兵对太平天国战争最后结局的影响,这点在我看来夸大了,也缺乏更有力的论证。

翔实的西方人留下的史料提供了独特的角度

从额尔金伯爵(Earl Elgin)到为清军作战的美国流浪汉,还有战争期间在上海的英国商人,这些人留下的信件,文件,日记,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西方人视角下的太平天国战争的第一手记载。这个角度既不同于作战双方的选择性的记载,也不同于后代史家难免先入为主的叙述,可以说是一个第三方的现场记录。 可以说西方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是十分矛盾的,有寄望于太平天国将基督教传播到中国,也有对太平天国奇怪教义彻底失望的(事实证明将基督教传播的希望寄托在太平天国是一厢情愿了);有期待太平天国打开中外贸易大门的,也有担心茶叶和丝绸贸易因战争彻底中断的(据英国人的统计,战争期间出口贸易有增无减)。这些争议不仅在来华传教士和商人中普遍存在,甚至在英国议会和民众中引发争论。( 和美国国内对于是否干预伊拉克的争论一样。 )作者对中外史料的串联和叙述相当流畅也很引人入胜,丝毫没有卖弄学识或者堆积参考文献之感。作者强调英国的“保持中立”的决定以及英国在华将领某些刻意“不中立”的行动对战争的结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而且英国国内关于太平天国将阻断英国对华贸易的理由就像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事后被证明并不可靠,但是无奈影响已经造成。

太平天国的what-if

读历史时总是会想很多what-if,如果英国人和太平天国结盟会怎样?如果李秀成在祁门一举击溃曾国藩大营会怎样?历史虽然有很多偶然,我还是相信这些偶然因素加起来也没有一个必然因素重要。这个必然因素在我看来就是太平天国本身和历代的王朝并没有区别,甚至从最高领导人的能力来说只能算更差,因为洪秀全很早就已经陷入自己制造的癫狂之中(CCP至少在统一全国几年后才开始类似的癫狂),所以根本没有能力守住来之不易的半壁江山,惶论统一全国。上面的what-if哪怕都实现了,最多让天国多统治几年,但是并没有本质变化。唯一有意义的问题是,如果天国最高领导人能保持几年的创业精神,甚至采纳洪仁矸的部分政策建议,也许不止能保江南几十年的太平,甚至有问鼎天下的希望。

叛军还是“自然更替”

英国国内关于如何对待太平天国的辩论有一个有趣的主题:到底视太平天国为叛军,还是一个新兴的政权?一些似乎对中国政治历史更“了解”的人认为,中国本身没有正当的政治更替途径,因此当一个政权不再受百姓支持,或者正在压迫百姓时,起来造反推翻它是唯一可能的途径。基于这个理论,太平天国不仅应该被视为一个和清政府平等的割据政权,甚至有一定进步意义。(当然书中也提到了,有英国人问太平天国统治下的百姓,哪个政权更好的问题,百姓的的回答是半斤八两。)另一方则认为应该按照叛乱来定性太平天国,因此英国人应保持中立或者协助清军镇压叛乱。我相信这些辩论中除了道德和意识形态的争论外,一定也夹杂着利益的权衡,尤其当和另一场几乎同时发生的辩论相比。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英国国内对于如何看待南方军队也有争议,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应该给予南方政府“交战双方”的地位,允许向其出售武器,这和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态度截然相反。

悲惨的年代,不会有赢家

太平天国无论对于起义者,当权者都是一场悲剧,对遭遇战乱的老百姓更是如此(起义军来了被抢一次,官军打回来又被抢一次)。书中有西方人记录的战争中各种惨无人道的见闻,受害者可以是清军,太平军,百姓,西方人。双方军队无疑都在把自己扔进一只不停搅拌的搅拌机,失败者最后即使投降仍大多难逃一死,战胜者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曾国藩就死了两个亲弟弟。即使最后看起来的大赢家曾氏兄弟,也在打下天京后主动解散湘军,主动避免“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以曾国藩的性格,在今后的岁月恐怕也要时时被自己当年的杀人无数不时惊醒,感叹不如在湘乡老家安静地做一个“穷则独善其身”的读书人。正如他自己所说,在乱世享有盛名或握有大权,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书中重要的第三方——西方人来说,同样也是这个时代的输家。他们虽然帮助清朝获胜,但是无助于任何他们期望的和清朝的贸易或平等外交。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